鐵礦石的價格,拉爆了。
5月份至今,鐵礦石價格已經翻倍,由75美元/噸漲到158美元/噸,折合人民幣1000多元,創7年來的新高。

中澳貿易戰開始以來,中國動用各種經濟力量對澳大利亞進行高強度的全面報復,澳洲被禁的商品有葡萄酒、大麥、煤炭、海鮮產品、糖、木材、肉類等。國內媒體一片叫好,認為澳大利亞是只雞,我們就要“殺雞駭猴”!
老胡的環球發表了硬氣杠杠的社評《澳議員呼吁抵制中國貨,好大的口氣》,該文寫道:“中方沒有任何理由繼續對澳綏靖下去,不錯,中國社會強烈主張對澳實施堅決、持久的懲罰,把它作為一面鏡子,讓世界都看清楚了:選邊站美國并且執行以怨報德惡劣對華政策是要付出代價的。”并狠批澳惡貫滿盈,是美國的狗腿子。

然而澳大利亞并非環球所說的“紙貓”,官方和民間的態度并沒有軟下來。莫里森揚言報復,他知道總量優勢不代表結構優勢,中澳兩國貿易中鐵礦石占比將近一半,而龍蝦、紅酒、大麥等只占了個邊角豆腐塊。
于是,澳大利亞來了個“堤內損失堤外補”,澳洲與中國在紅酒龍蝦等貿易上的每一塊錢損失,都通過鐵礦石漲價,給賺回去了。
那么,中國為何不停止進口澳洲鐵礦石?不是不想停,是停止不了。我們的鐵礦石進口嚴重依賴于澳大利亞和巴西兩國,前者占比近七成,后者占比約兩成。



澳大利亞針對中國最依賴的鐵礦石下狠手反制,確實卡住了中國的命門和喉嚨。
鐵礦石漲瘋了,鋼企全都坐不住了。
12月11日,中鋼協組織中國寶武、沙鋼、鞍鋼、首鋼、河鋼、建龍等鋼鐵企業召開鐵礦石市場座談會。與會企業認為,當前鐵礦石價格上漲已偏離供需基本面,大幅超出鋼廠預期,資本炒作跡象明顯,市場定價機制已經失靈。鋼鐵企業一致呼吁國家市場監督總局和證監會采取有效措施,及時介入調查,對可能存在的違規違法行為,依法予以嚴厲打擊。



